北京内蒙古签扶贫协作3年行动框架协议近30亿元助内蒙古脱贫
10日下午,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全面深化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,进一步明确未来三年扶贫协作任务书。自今年起,北京内蒙古扶贫协作资金将从原计划的县均1000万元增至县均3000万元,今后三年扶贫协作资金合计从原计划的9.92亿元增至29.75亿元,比原计划共增加19.83亿元,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受帮扶地区到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目标。
据介绍,中央交给北京市的对口支援、帮扶、协作任务包括7个省区的89个县级地区,其中就包括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的31个旗县。从1996年开始,两地结为对口帮扶关系。
根据这份“升级版”扶贫协作协议,两地将遵循聚焦重点、精准施策,当地主体、帮扶助力,广泛动员、合作发展的原则,聚焦深度贫困地区,将帮扶资金、帮扶项目、人才支持等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倾斜;聚焦特殊贫困群体,将帮扶资金80%以上用在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紧密联系的项目上来,重点解决因病因学因残等贫困比例较高人群脱贫难题;聚焦精准施策,按照“五个一批”基本思路和国家考核“六项重点”,因人因户施策。
协议确定了7个方面的重点扶贫协作内容:
在抓好资金项目、实施深度聚焦行动方面,加大对受帮扶地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,建立扶贫帮扶资金增长机制。2018至2020年北京市安排财政资金29.75亿元用于扶贫协作。双方精准安排推动年度项目,推动建立与贫困旗县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的扶贫帮扶项目储备库,资金项目安排严格向深度贫困旗县倾斜,帮扶资金80%以上用于贫困村、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在加强人才支援、实施扶智扶志行动方面,双方加强干部人才交流,继续选派党政干部开展交流挂职;支持挂职干部协助分管或直接从事扶贫协作工作,并明确职责权限。选派技术人才开展支农、支教、支医、志愿服务等工作。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师资培训,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,共同开展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。组织开展各类扶贫相关干部人才学习培训,提高扶贫帮扶思想认识和实际能力。
在开展产业扶贫、实施扶贫造血行动方面,发挥北京人才、科技、资本密集优势,以合作共建园区、共建特色产业基地等为载体,共同支持受帮扶地区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,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;培育一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本地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,有效带动贫困群众产业脱贫,吸纳就业脱贫。
在组织劳务协作、实施就业扶持行动方面,双方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就业创业服务合作,采取岗位培训与短期技能培训结合的方式,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,以及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。
在深化结对帮扶、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方面,组织北京市16个区结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31个旗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:东城区——化德县、阿尔山市;西城区——喀喇沁旗、鄂伦春自治旗;朝阳区——卓资县;海淀区——敖汉旗、科尔沁右翼前旗;丰台区——林西县、扎赉特旗;石景山区——宁城县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;门头沟区——察哈尔右翼后旗、武川县;房山区——察哈尔右翼中旗、突泉县;通州区——翁牛特旗、科尔沁右翼中旗、奈曼旗;顺义区——巴林左旗、科尔沁左翼中旗;昌平区——阿鲁科尔沁旗、太仆寺旗;大兴区——察哈尔右翼前旗、正镶白旗、苏尼特右旗;平谷区——商都县;怀柔区——四子王旗、科尔沁左翼后旗;密云区——巴林右旗、库伦旗;延庆区——兴和县。
在发挥北京优势、实施特色帮扶行动方面,利用北京帮扶资金,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,助力受帮扶地贫困家庭解决因学致贫返贫问题;开展精准医疗扶贫,帮助内蒙古自治区在受帮扶旗县开展精准医疗救治,对商定的重特大疾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类诊治,助力受帮扶地区解决“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”难题。
在完善大扶贫格局、实施社会动员行动方面,双方搭建工作平台,鼓励支持北京各类群团组织、社会组织、公民个人等积极参与扶贫帮扶,开展助困、助医、助学、助残、助老等公益活动,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实际困难。
- 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内蒙古自治区开展 “回头看”2018年6月7日
- 李纪恒会见蒙古国总理呼日勒苏赫 2018年4月18日
- 内蒙古着力构建全区远程医疗协作网2018年4月18日
- 北京内蒙古签扶贫协作3年行动框架协议近30亿元助内蒙古脱贫2018年4月18日
- 关于印发《满洲里市人民政府网站信息审核与发布制度》的通知2018年4月18日